上市两年跌至“脚踝”,天美生物还有多少长期价值?
在二级市场上,脚踝并不是上市生物抢先登陆资本市场的公司就能获得资本的更多青睐,天美生物(BON.US)就是两年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昔日“中国香料第一股”,“香气”却短暂得犹如昙花一现。跌至多少 拉长时间线来看,天美从上市之初17美元的长期最高价至如今濒临退市边缘的1.55港元,天美生物在美股市场上的价值命运可谓坎坷。即使自去年10月以来中概股掀起了一股反弹潮,脚踝公司股价亦难言复苏迹象。上市生物 从业绩上来看,两年公司近五年来营收、跌至多少利润双双维持稳健增长,天美但这些年来在二级市场上一直反响平平。长期究竟是价值市场低估了公司的潜力,还是脚踝在业绩背后仍有更深层的值得担忧的因素? 重营销轻研发,成长性欠缺? 据公司官网介绍,西安天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是国内从事植物提取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现代生物科技型企业,致力于为功能性食品、个人护理等领域提供植物活性成分及复方产品解决方案。公司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设有独立研发中心及检测实验室,拥有渭南、铜川两个生产基地,新增在建甘肃玉门生产基地,营销网络覆盖国内外。2021年6月,西安天美生物在美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ON。 据披露,天美生物2022年实现营收2990.9万美元,上一年为2549.5万美元,同比增长17.31%;归母净利润则实现623.7万美元,同比增长35.85%;每股收益为0.74美元,上一年为0.68美元。 从营收和利润的走势来看,天美生物的基本面尚属稳健,又为什么无法获得投资者青睐呢?原因或许出在其成本开支和研发上。 从成本开支来看,据2022财年中报披露,上半年一般及行政开支占据了收入成本的大头,为99.89万美元;而研发费用则仅有16.47万美元,收入占比也仅有1.2%,远远小于前者的收入占比7.9%。 据披露,目前公司的短期新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各类健康补充剂,其效用包括增强免疫力、预防呼吸道感染、提高睡眠质量等,但其治疗或预防的有效性尚未获中国监管机构批准。 而与低研发投入相反的是,天美生物销售费用持续高企,上半年销售费用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59.4%,其中在线广告支出占了支出增长绝对值的88.7%。 相比同业竞争对手,身处医药赛道的天美生物,却并未显示出高研发高投入的属性,自然后续的高成长性也就无从谈起。 而再深入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就会发现,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产品售价上涨。2022财年中报中提到,香精、保健粉末饮料和生物活性食品成分的平均售价分别上涨了64.1%、11.2%和79.2%,连带推动香料原料和生物活性食品原料的销售收入分别上涨24.9%和171.8%。 据智通财经了解,从市场份额来看,目前天美生物的业务规模还远远不足以占据行业中的优势地位与话语权。在此情形下,靠提价撑起的亮眼业绩能持续多久,是亟待公司管理层思考的问题。 对于未来发展策略,公司表示将积极寻求与专注于人类微生物群落相关业务的大型企业(如广州王老吉制药、娃哈哈、伊利、科汉森等)的合作机会,包括在产品销售、战略业务关系以及(如有可能)股权投资方面的合作。 公司坦承,将面临来自国内和国际的新竞争对手,包括大型食品配料巨头或将进军营养保健领域,而其所具备的供应链和成本优势将对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构成挑战。 转型保健品能否拓宽业绩增长空间? 据智通财经了解,天美生物的主要客户为国内外香料和香水制造及食品添加剂和营养补充剂等全产业链企业,其同时也是、花王等十余家大型跨国巨头的供应商。 由于女性意识的崛起、悦己消费的持续增长,中国香水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但在全球均呈负增长的情况下,当年中国香水市场依然取得10.6%的高增速。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香水市场整体零售额仅占世界香水市场的4.1%,但在过去五年中(2016-2021)的CAGR为21.4%,约为世界市场的十倍。预计到2026年,整体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达到371.3亿元,而未来五年,中国香水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2.3%左右,约为世界香水市场整体增长率的3倍。 目前,中国香水市场的渗透率约为5%,相比欧洲、美国市场分别为42%和50%的渗透率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不过,国际品牌仍占据绝对优势,国内品牌则参与者众多、市场份额分散。 据智通财经了解,上市之初,香水化合物类产品占天美生物总收入的41.1%,位居三大业务版块之首。然而, 在三年都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的情况下,如今公司的目标似乎转向了营养保健品领域。 目前,天美生物围绕天然益生元和人体微生态健康领域形成产品布局,推出以水苏糖、多酚及其他天然活性成分为核心的西兰花种子水提物、水苏糖等等天然功能性产品。 固然,营养保健品同样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在短短20年间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大关,并依然维持着逐年增长的态势。从2014年的1094.80 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2264.77亿元,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规模自2014年以来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0.94%。 然而,膳食补充剂市场和香水市场存在同样的问题:国际知名品牌占主导,而国内品牌才刚刚起步,尚未出现真正的龙头企业。 作为上游供应商来说,天美生物不仅难以分享下游品牌崛起带来的高速增长,也缺乏技术护城河,无法避免行业内的同质化竞争。此外,在美股市场的生物医药板块中,大部分中概股中的大健康企业并不具备研发实力上的优势和稀缺性,也就难怪天美生物会一直受到美股投资者的冷淡了。 2022年年底,中美审计监管合作出现新进展,大批此前被列入SEC“预摘牌”名单的中概股逃脱了退市的命运。不过,尽管中概股的股价风向已出现积极反弹,但考虑到未来地缘政治风险仍存,中概股能否回到巅峰时期仍然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对于天美生物来说,无论身处美股还是港股,当下最关键的还是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投资者买单。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特斯拉降价,奔驰电动车降价,下一家会是谁?
- 黑石Q2仍重仓Cheniere等能源股 清仓亚马逊
- 挪威石油、天然气公司提高投资预期 拟开发更多新项目
- 施耐德电气尹正:减碳从理念到落地 关键做好两件事
- 利空英镑!经合组织警告,英国经济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 碧桂园程光煜:下半年市场还是在筑底的过程,不会比上半年的情况更差了
- 10.1%! 英国通胀率40年来首次达到两位数 经济学家:2023年初或达15%以上峰值
- 商务部:美方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 基辅市长:基辅可能因断电面临“二战以来最糟糕冬天”,最坏情况是……
- SOHO中国多项目出租率下滑,预计下半年持续承压
- 网易盘前涨2.4% 二季度净利超预期
- 快问|恒驰汽车总裁刘永灼:没被并购,工厂停工是谣言
- 要留清白在人间:许家印要努力避免的 是海航陈峰式的结局
- 多家快递公司发布7月成绩单,单票收入均录得同比增长
- 研发重型燃气轮机等关键装备、高效硅基光伏电池……九部门出台方案打造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电博会直击:汽车产业链受捧 上游产业持续突围
- 蔚来:8月交付超1.0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1.6%
- 青海大通县山洪灾害死亡人数上升至16人 另有36人失联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眉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走出地产母公司舒适圈,雅生活如何布局未来?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