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重磅利好!这项业务试点正式上线
炒股就看,券商权威,重磅专业,利好及时,项业线全面,点正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式上 2月21日,券商中证金融公司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上线。重磅 据了解,利好此次改革的项业线核心是将转融资“固定期限、固定费率”调整为“灵活期限,点正竞价费率”,式上重点对交易方式进行改革,券商不改变业务原有法律关系,重磅不涉及清算交收、利好违约处理等事宜,不涉及证券交易所或中国结算业务规则、流程和技术系统调整。 市场化转融资业务采取“灵活期限、竞价费率”交易方式,证券公司可以自主选择期限,自行申报费率,转融资交易通过竞价方式完成。转融资期限范围为1-182天,分别设置为短(1-28天)、中(29-91天)、长(92-182天)三档,各档次对应的转融资费率下限由中证金融公司确定并发布。 市场人士认为,转融资业务试点上线,有利于增强券商转融资业务灵活性,更好地匹配融资融券业务需求。 主要内容 市场化转融资开放长档92-182天期限区间竞价交易 灵活申报融入资金的期限、金额和费率报价 中证金融转融通平台按照竞价匹配规则自动撮合成交 长档(92-182天)费率上限是对应下限的2倍 会同94家证券公司完成技术系统改造 提升市场活跃度 据了解,融资融券业务是我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交易机制,转融通业务是其配套性制度安排。2012年8月,经证监会批准,中证金融正式推出了转融资业务,为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配套提供资金支持。 为确保启动初期转融资业务平稳顺利推进,中证金融公司采取了“固定期限、固定费率”的交易方式,设立7天、14天、28天、91天和182天共五个期限档次,每个档次对应一个固定费率,证券公司有资金需求时,按照固定的期限和费率向中证金融申报借入资金。截至2022年末,转融资累计融出资金逾1.8万亿元。 专家认为,市场化转融资业务的试点,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 分析师孙婷认为,市场化转融资业务试点,有利于增强券商转融资业务灵活性,更好地匹配融资融券业务需求。 灵活期限 竞价费率 改革后,证券公司可以在1-182天法定期限范围内和中证金融公司确定的最低费率之上(即转融资费率下限),根据自身转融资授信额度和需求的实际情况,灵活申报融入资金的期限、金额和费率报价;中证金融转融通平台按照竞价匹配规则自动撮合成交。 市场人士指出,证券公司参与转融资业务的操作流程将更加简洁高效,期限费率等交易要素的确定将更加自主灵活,成交费率也将更为贴合市场资金利率变化和证券公司筹资成本变化,有利于提高证券公司通过转融资筹集资金的积极性和效率,为资本市场引入流动性。 目前,中证金融对试点方案进行了细化,会同94家证券公司完成技术系统改造,通过两轮仿真测试验证了系统处理准确完整,配套保障措施均已落地,具备上线运行条件。后续将在试点基础上,分步推进、稳妥实施。试点期间,“固定期限、固定费率”和市场化竞价双轨并行。证券公司92-182天的资金需求通过参与市场化竞价方式满足,其余四档的资金需求,继续沿用现行“固定期限、固定费率”的交易方式。运行一段时间后,中证金融将结合试点开展情况,适时将试点转常规。 机制改革本身不会推高价格 关于市场化转融资是否会推高价格,市场人士表示,市场化转融资能够提升交易效率,满足差异化资金需求,提高证券公司资金管理便利性,长期来看还有助于降低证券公司融资成本,机制改革本身不会推高价格。 一是市场化转融资申报费率设置了上下限,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的申报,会被系统认定为异常价格报单,自动剔除。中证金融是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尽量贴近资金市场利率设置转融资费率下限,并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设置转融资费率上限,主要是为了避免成交费率大幅波动,也为防范证券公司因操作失误等因素报出异常高价。 二是转融资费率下限的确定和调整,参考同业存单等资金市场公允利率,将持续跟随资金市场利率变化,随行就市,无额外成本。转融资费率上限的确定:短档费率上限是下限的4倍,中长档费率上限是对应下限的2倍。 三是参与转融资业务的是94家证券公司,具有融资渠道多、利率敏感度高、成本控制力强的特点,会根据自身需求和市场价格理性报价。 四是新机制实现了“当日申报、当日成交、当日资金可用”,大幅压缩了业务办理周期,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证券公司资金管理的时间成本。 长期看转融资费率下限 低于证券公司融资成本 关于市场化转融资长档(92-182天)成交费率高于现行固定期限(182天)费率,是否会增加证券公司融资成本,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少数情况下,市场化转融资长档(92-182天)成交费率可能高于现行固定期限(182天)费率。长期来看,转融资费率下限低于证券公司融资成本,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有助于降低证券公司融资成本。 同时,试点方案设置了转融资费率上限,长档(92-182天)费率上限是对应下限的2倍,可避免成交费率大幅波动和证券公司异常报价。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宏景科技:公司有设立乡村振兴与智慧农业事业部
- 美国WTI原油周五收高2.6% 盘中大幅波动
- 20家企业获酒业青云奖,光瓶酒和地产酒的最大“韧性”是创新
- 光大期货:螺纹钢旺季需求是盘面能否延续强势的关键
- 煤炭新能源坐跷跷板,巴菲特减持比亚迪,新旧能源切换已至?
- 偿债高峰期将至:地产债持续回弹、房企花式自救
- 力宝发盈警 预计2022年度溢利同比减少至5亿港元
- 银行板块反弹 瑞信涨近6%
- 欧元区最新PMI显示经济下滑 通胀升速放缓
- 涂鸦智能-W2022年度整体毛利率上升至43%
- 王志刚:以好奇心和市场驱动,推进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
- 麦格理:予创科实业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98港元
- 上海通过妇保条例:为适龄女性未成年人开展宫颈癌疫苗接种
-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建议出台《反网络暴力法》
- 产能瓶颈解除+海外市场向好 光伏再成“香饽饽”
- 卡德罗夫臃肿现身引发“中毒”猜测!与去年判若两人!!
- 小米集团:第三季度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25亿元,环比增长0.6%
- 这里一油轮沉没,80万升燃油泄漏!2.4万公顷珊瑚礁或受影响…
- 信用卡新规落地半年:“倒逼式”变革下,银行发力存量客户经营
- 弱化个别基金影响 用宏观对冲思路做FOF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