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破解“两难”促农民工就业
来源:经济日报 许 凌 农民工是两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经济重要力量。推动其就业,日报事关民生福祉、破解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促农一段时间以来,民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两难一些地方出现企业“招工难”、经济农民工“就业难”的日报现象。如何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状态,破解确保广大农民工外出务工有门路、促农返乡就业有奔头,民工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两难课题。 不难发现,经济“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日报就业结构矛盾,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现象。其表现出的问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首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的快速发展,对劳动者知识技能提出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农民工技能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从而导致“招工难”问题日益突出,低技能农民工转岗再就业压力加大。 其次,当前很多农民工就业以短期性、临时性为主,新业态尚无劳动合同和劳务协议的现象较为普遍,工资收入缺少基本保障,不少劳动者为了增收,连续高强度工作,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再次,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于滞后,当地劳动力多是在相对灵活的建筑业、服务业岗位工作,属于“半工半农”状态,不是特别稳定。返乡创业人数和市场主体数量尽管一直保持在增长状态,但普遍存在竞争力弱、领域集中、规模较小和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如何破解农民工就业瓶颈?应多措并举,稳妥施策。 一方面,应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发展与促进就业相协同。应坚持推动农民工外出务工和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两条腿”走路,提高农民工内生发展动力与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并重,有效促进其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比如,前几年,一些西北内陆贫困地区发展诸如养牛、养羊等产业,多元化拓展农民的致富途径;又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把发达地区的新型产业迁移至偏僻乡镇,建设扶贫车间,或引入一部分下游产业链作为终端加工点。通过类似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一些技术性强、月收入可观并具备发展潜力的就业岗位,很快受到新生代农民工的青睐。 另一方面,应努力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应调动社会、企业以及劳动者等各方面积极性。要健全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农民工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比如,在西北地区,有的县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投入资金,与一些城镇职业技术学校签约合作,用几年时间培养出家电修理商、烹饪大厨等职业化人才。此外,还应大规模开展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岗前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不断提高就业能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所罗门群岛22日发生强震,外交部:目前未收到中国公民受伤的报告
- 电子烟有电但吸不出烟是怎么回事?
- 电子烟好吗?为什么电子烟这么受英国推崇?
- 黄豆芽炒粉
- 央行:8月对金融机构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较上月下降10BP
- 锅烤豉油栗子鸡
- 楚雄新闻昆明最新新闻今天
- 成都铁路局关于2016年2月8日至10日重庆北至汉口间D2252/1次列车停运的公告
- 河南安阳火灾初步判定为违规作业引发事故
- 《天气之子》魔幻中少男少女为了美好的爱情故事奋不顾身舍我其谁
- 《云南新闻联播》202211092022年11月13日
- 红烧燕子鱼
- 多家巨头爆雷,美国芯片何以开启“寒冬”
- 时隔18年!继《英雄》之后,《少年的你》提名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 佐餐小菜冬腌菜杂炒
- 南瓜红烧肉
- 靠银行吃银行!湖北银行原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联合国拒绝伊朗参加叙问题国际会议
- 澜沧地震最新消息云南最近有什么新闻云南近期被审查干部
- 今天地震最新消息云南昆明新闻头条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