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听上去“很难”的职业,高精尖人才不足,短板怎么补?
来源:国是很难直通车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中,人工智能、份听物联网、上去大数据、职短板云计算、业高智能制造、精尖虚拟现实、不足补区块链、很难集成电路等数字技术技能领域新职业,份听蓬勃兴起。上去 新兴技术迭代和行业应用模式的职短板新增远超传统行业,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业高 以工业互联网为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对中新社国是精尖直通车表示,工业互联网在应用上与行业深度结合,不足补技术上融合了信息技术(IT)、很难运营技术(OT)、通信技术(CT)以及行业知识等,具有典型的跨行业、跨领域特性。与传统单一专业方向相比,工业互联网从业人员要求能够将IT技术与OT技术、CT技术及行业知识深度融合,用以解决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问题,是跨行业、跨专业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这一新职业的设立以及国家级标准的颁布是否有助于补上人才不足的短板?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 日常是什么样? 2020年2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 2021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颁布了《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2021年版)》(下称《标准》,不仅给出官方评价依据,也为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明确相关从业“门槛”。 “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的日常是什么样的?这个听上去“很难”的职业和我们的生活有哪些相关性?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标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师李卓然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介绍,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内容相对复杂。在职业方向上分为工程应用和设计开发两条路线,分别面向解决方案架构师、工程师和技术研发人员。前者主要从事项目规划设计和实施运维工作,后者则重点从事平台和工业APP的设计开发工作。而从实际工作对象来讲,两者均是面向对应工业场景进行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安全、工业控制工作的研究、规划、设计、实施和运维工作。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的一种关键技术,从业者主要分布在IT、互联网、制造、建筑、电力、能源、金融等相关行业,面向不同工业场景,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也有很大差异。”李卓然说。 实际上,在人社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这一新职业前,不少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早已活跃在不同行业的工业场景中。 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下称“中电互联”)总经理助理胡单对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表示,之前,“中电互联”就有平台架构师、研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安全工程师等相关岗位,“本质上就是‘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工作内容也是基本相同。”胡单说。 胡单表示,目前公司“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日常工作主要集中在平台体系架构搭建、平台及工业APP开发、标识接入、平台维护、安全防护、运营管理、工业控制系统研发、工业企业转型解决方案规划与实施等方面。 需求日益强劲,薪资待遇可观 随着新一轮产业政策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持续强劲发展。在此背景下,行业对于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是否也随之增长?薪资待遇如何? 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测算,预计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约7625.6亿元,202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699.5亿元。同时工业互联网产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强劲,预计2021年工业互联网人才需求总量约为182.5万人,2025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人才需求数量将达304万人。 而在薪资待遇方面,李卓然表示,目前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薪资水平普遍高于当地平均薪资。据调研,超40%的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的薪资在8000—10000元,35%的从业人员的薪资在5000—8000元,薪资在10000元以上的从业人员占比为超15%,薪资在5000元以下的从业人员不足10%。 跨界人才不足的短板日渐凸显 虽然需求大,薪资高,但是,李卓然指出,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深入,市场、技术、资金等制约因素逐步减轻,跨界人才不足的短板则日渐凸显,我国工业互联网“高精尖”人才,创新型、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工业互联网领域对OT(运营技术)、IT(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专业技术、企业管理等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胡单说。 新职业的正式发布以及国家级标准的颁发,是否能够补齐人才不足的短板? 在胡单看来,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新职业正式发布,对于相关技术人员在规划设计、工程实施、运行维护、数据服务、应用开发等工作专业能力与知识要求方面进行了规范和要求,对人才进行了更加精准的分类,为工业互联网领域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李卓然认为,现阶段,工业互联网各大企业业务发展侧重点不尽相同,因需制定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描述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的横向供给流动和纵向质量提升。“在此背景下,《标准》的颁布,是自上而下在全国范围内予以规范引导。” 持证上岗意义有多大? 有了国家级的“标准”之后,人社部办公厅去年10月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实施办法》,对包括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专业技术类新职业人员培训认证作出了具体要求。 据李卓然介绍,目前受人社部委托,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组织行业专家学者,正在根据标准组织编制培训教材、开发培训课程资源。 但是,对于后续落实培训、考核的过程,胡单有一定的担忧:一是目前工业互联网行业人才培养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机构和教材、课程等资源,且人才分类、分级培养体系尚未形成。 二是本标准偏向工业互联网技术人才的评价,但此评价不是准入性门槛,所以不一定会调动培训机构(院校、企业)、考核组织方(考核机构)、参与方(工业互联网技术人员)的参与积极性。 据了解,下一步人社部将公开遴选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尤其具体实施培训、考试、评价和认证工作。目前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尚未组织遴选,首批培训认证预计会在2022年底前完成。 “根据第一批智能制造等三个完成遴选的项目来看,本次遴选要求严格,对机构资质和能力要求很高,全国入选机构数量被严格控制,意在坚决杜绝有关乱象。”李卓然说。 另外,对于已经在从事相关职业的人员和有意向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而言,经过官方“认证”意义何在? 李卓然认为,一是首次打通技工体系和专业职称体系壁垒,包括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数字技术工程师”在取得初、中级认证后,可视同取得对应专业职称,取得高级认证后,在工作年限达到后(高级认证年限要求较高级工程师短2年),可作为高级职称评定的指标,其对从业者个人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是工业互联网面不同企业面向不同工业场景的岗位要求差异较大,对于专业人才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缺乏统一、专业和直观的评价标准。本标准是目前国内权威性、专业性和行业认可度最强的从业人员培养评价标准,对从业者能力培养和用人单位人才选用提供了基础依据。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IDC:预估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6.5%至12.7亿支
- 欧股集体开跌 德国DAX30指数跌0.45%
- 发生了什么?这只基金一夜暴涨39%
- 泰丰智能IPO:曾因科创属性难论证撤单 自称“细分领域中龙头企业”准确性引问询
- 博时基金市场点评11月22日:A股走势略分化,创业板跌幅超1%
- 突发!蔚来停产!
- 苏州银行换帅 “70后”崔庆军当选董事长
- 近七成险赔付率低于40%,短期健康险值得买吗?
- 意大利内阁通过2023财年预算法案 侧重于应对能源危机
- 工信部:不得通过强制捆绑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下载安装APP
- 螺纹钢 整体估值偏低
- 马斯克指责美国媒体对白人和亚裔种族歧视
- 柳州东投5000多万票据逾期,表示预计本月底前将陆续结清
- 国际油价上涨近1%,中国需求前景料促使OPEC改变态度
- 刚刚,华兴资本公告:包凡正配合调查
- 中国金茂预期2022年度取得股东应占溢利
- 新城控股:已累计回购238万股股份,总价近4934万元
- 国办:加快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 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种植
- 食客排长队、演出门票上线即售罄……各类消费热起来了
- 京津冀下好“一盘棋”,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