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在赫尔松仍面临挑战,冬季成俄乌和谈重要契机?
当地时间11月13日,乌赫在俄军撤离赫尔松市后,尔松俄乌乌克兰一方面在赫尔松市进行相关善后工作,仍面另一方面与俄军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地区激烈交战。临挑 外媒分析认为俄军从赫尔松撤离或代表普京的战冬重契战略发生改变,而“冬季”将成为俄乌冲突最新关键因素。季成机 此前曾有分析指出,和谈冬季将是乌赫俄乌两国进行和谈的重要契机,而俄乌和谈的尔松俄乌乌克兰谈判代表阿拉哈米亚(David Arakhamiia)近日表示谈判或将在明年下半年恢复。 俄军撤离赫尔松之后 11月13日,仍面俄乌双方在顿涅茨克地区和卢甘斯克地区激烈交战。临挑对于具体战况,战冬重契俄乌双方各执一词:俄罗斯方面表示俄军击退了乌军的季成机军事行动并继续发动进攻,而乌方则表示乌军击退了俄军的和谈进攻。俄罗斯国防部称,乌赫俄罗斯目前已经占领了马奥尔斯克村,同时打击了乌克兰空军位于切尔卡瑟的一座军火库。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Ukrinform)11月13日报道,俄军在第聂伯河左岸持续向乌军和乌军控制地区开火,交战使得尼科波尔市(Nikopol)两名平民受伤,大量民居遭到破坏,天然气管道和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也遭到损毁。同日,乌克兰南方作战指挥部表示,过去一周乌军已夺回了第聂伯河右岸的179个定居点,总面积超过4500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尼古拉耶夫地区和赫尔松进行排雷工作。 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12日的晚间讲话中表示,尽管已经在赫尔松清除了近2000件“爆炸物”(包括地雷、绊线、未爆炸弹药等),他仍呼吁居民要“小心谨慎,不要试图独自前往俄军撤离后的任何建筑物,也不要试图独自检查俄军留下的任何物品”。乌克兰警方也表示“目前最大的威胁是大面积地雷”。 泽连斯基称,俄军在撤离赫尔松市前毁坏了“所有重要基础设施,包括通信设施、供水设施、供暖设施以及电力设施”。尽管乌克兰方面在努力进行重建工作,但目前居民仍然面临着食水短缺、医药供给不足的困境。赫尔松市市长顾问罗曼·戈洛夫尼亚(Roman Golovnya)于12日表示:“镇上几乎没有饮用水,药品也面临短缺。由于没有电力,无法生产面包,因此食物也严重不足。” 乌克兰当局表示,如果居民无法在赫尔松市生活,可以搬至乌克兰其他地区城市居住。据路透社13日报道,目前乌克兰铁路公司已经开售从基辅驶向赫尔松、马里乌波尔、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以及辛菲罗波尔的火车票。尽管目前车票仅具有象征意义,但乌克兰铁路公司承诺,将在交通恢复后第一时间安排相关车次和乘车事宜。 俄战略改变? 西方国家分析指出,俄罗斯方面做出从赫尔松市撤军的决定是“合乎军事逻辑的”,转移至第聂伯河左岸的这一决定则有助于俄罗斯方面稳定其防御阵地以度过冬季。 据英国《卫报》11月13日报道,分析认为,俄罗斯在赫尔松市陷入了两难,一方面维系其对赫尔松市的控制代价十分高昂;而另一方面,撤退又将带来巨大的政治影响,尤其因为赫尔松市是俄军自对乌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控制的唯一一座主要城市。但最终俄罗斯方面作出了撤军的决定,可能是因为考虑到主动选择有序撤退所带来的政治影响更小,这也标志着普京战略上的转变:“寻求在一条新防线上耗尽乌军,以经济战消耗西方国家的意志力和军火,与此同时为明年准备新生部队力量。” 《纽约时报》12日报道也指出,俄方做出撤军决定的部分原因可能是担心俄军士兵会在冬天被围困,并遭遇补给被切断的困境。 新事态下,“冬季”将成为影响俄乌冲突发展的最新关键因素。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科林·卡尔(Colin Kahl)曾表示,当地冬季的天气状况会减缓事态发展,雨水使得地面变得泥泞不堪,俄乌两国军队因此行进速度缓慢,也很难在较为恶劣的气象条件下发动大规模攻势。因此,美方分析俄罗斯可能会转而加强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攻击。美国政府官员表示,目前乌克兰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冬季积累防御性和攻击性武器装备。 11月13日,地缘政治学者和社会学家亚历山大·杜金(Alexander Dugin)发言支持普京。据《今日美国》(USA Today)14日报道,前几日杜金曾公开批评普京作出的撤军决定,他表示普京未能成功保卫“俄罗斯城市”赫尔松,“俄罗斯不能再退让了……已经到极限了”。但13日时,杜金又话锋一转,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西方国家开始暗示我和其他俄罗斯爱国人士在俄军从赫尔松市撤军后背叛了普京,并要求他辞职。但实际上没有人背叛普京,我和所有俄罗斯爱国人士都会无条件地支持他。” 俄乌和谈时机微妙? 据《乌克兰真理报》12日报道,负责俄乌冲突谈判的乌克兰代表团团长阿拉哈米亚(David Arakhamiia)近日表示,乌克兰与俄罗斯可能于2023年下半年恢复和谈。届时,俄罗斯和美国都将进入总统选举周期。 此前消息显示,乌克兰方面近日对俄和谈的态度发生了重要改变,泽连斯基于11月7日开出了包括“恢复乌克兰领土完整”“问责战争罪行”等五项谈判条件。西方国家似乎也出现了希望双方和谈的声音,据《华尔街日报》11月13日报道,此前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Mark Milley)曾表示:“双方必须承认,有时‘军事胜利’可能不是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的,因此需要转向其他手段……谈判的机会之窗是存在的。” 一名西欧官员在谈到和谈可能性时表示:“乌克兰人来决定什么时候进行(和谈),但早点进行(和谈)可能更好。”另据英国《卫报》11月14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会见乌克兰外长库列巴时承诺,乌克兰将独立决定对俄和谈的时间和内容。 尽管外界似乎频频放出和谈信号,但美国财长耶伦于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会议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即便俄罗斯与乌克兰最终达成和平协议,美国对俄罗斯的一些制裁仍不会撤销。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快讯!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认定俄为“支恐国家”,扎哈罗娃回应
- 华谊遭深交所问询:双王兄弟质押股权近9成 连亏4年如何自处?
- 三星支持的韩国电池回收企业SungEel计划上市
- “七国集团宣布将逐步减少或禁止进口俄石油”冲上热搜,网友:为啥不禁天然气?
- 法媒:中国自行车手向巴黎奥运冲刺
- 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庄巧生院士逝世
- 美大法官谈堕胎权丨阿利托:尊重对“罗诉韦德案”的判决
- 不想再受制俄罗斯,欧盟又想折腾这个旧项目
- LPR连续3月按兵不动 “稳楼市”效果待显
- 迅雷:列入经营异常范围是由于年报系统截止日期调整引起
- 银保监会:鼓励商业养老资金投资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领域 为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提供支持
- 绘本租赁怎么样?因为疫情和多子女出现,有些妈妈不想借了
- 每日互动方毅:促产学研深度融合 加快科技赋能产业
- 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庄巧生院士逝世,享年105岁
- 北京顺义区突发聚集性疫情 各区立即同步行动
- 高质量水稻泛基因组,为培育优良水稻奠定基础
- 美国服装巨头PVH宣布裁员,以应对高通胀冲击
- 港资券商难捱掀起结业潮:今年至少13家证券公司停业
- 老年人失眠率高达21%!“疫情焦虑”是诱因之一
- 普京胜利日红场致辞:俄军正为顿巴斯人民和祖国而战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