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二季度例会: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二季度(总第97次)例会于近日在北京召开。央行业和会议认为,货币会季会统好稳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委员稳物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度例稳健的筹抓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连续性、央行业和稳定性、货币会季会统好稳可持续性,政策科学管理市场预期,委员稳物努力服务实体经济,度例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筹抓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央行业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货币会季会统好稳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政策人民币汇率预期平稳,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发挥了宏观经济稳定器功能。 会议同时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任务仍然艰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对此,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6月30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相比一季度,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内容改动较小,主要是在后续宽信用节奏、稳物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及LPR降成本方面做了相关表述,预计后续货币政策的重心将进一步落在存量的一揽子宽信用政策落地生效上。” 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还表示,虽然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稳物价,但未来货币政策受通胀制约的可能性较低,预计央行将继续维持总量宽松,结构性货币政策仍将是政策的主要发力方式。 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记者注意到,在货币政策方面,此次例会在继续强调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同时,强调稳就业和稳物价,并不再提及保持宏观杠杆率稳定。 会议指出,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提振信心,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受访业界专家们预计,货币政策将继续向稳增长倾斜。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本次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这表明在三季度乃至下半年,货币政策会继续保持稳增长取向,不会因经济修复而出现“转弯”。 叶银丹告诉记者,本次例会延续一季度例会中“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以及“主动应对,提振信心”的表述,预计未来在疫情影响减退、经济修复过程中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取向,向实体经济提供支持。 叶银丹同时指出,本次例会删去了一季度例会中关于“稳定宏观杠杆率”的表述,表明稳杠杆(或者说去杠杆)的目标阶段性弱化,稳增长目标重要性提高,在稳增长目标主导的情况下,可以容忍宏观杠杆率阶段性、适度抬升以支持疫情后经济逐步回暖,预计三季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或将较快协同发力,货币政策关注的重点将是宽信用的进度。 对于本次会议强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王青表示:“预计至少在三季度,信贷、社融和M2等金融总量增速都会延续上升势头或保持当前较快增长水平,这是下半年推动经济向潜在增长水平回归的前提。” 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 在结构方面,会议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精准发力,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用好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和碳减排支持工具,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就此,叶银丹对记者说:“结构性工具落地发挥稳住经济效应,未来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中提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有望提速。” 叶银丹还表示,此前国务院公布的稳经济一揽子举措,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包括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加大1倍,同时对疫情受困主体实施延期还贷政策,预计相关增量政策将会在三季度较快落地。 陶川也表示,例会多次提到稳就业,结构性货币政策仍是主要抓手。预计央行仍将以再贷款为主要渠道,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稳定就业,同时还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此次会议还新增了“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表述。会议提出:“在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下,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叶银丹对记者表示:“虽然会议提到稳物价,但从当前国内物价水平以及输入性通胀压力来看,下半年宽松货币政策受通胀掣肘的程度有限。” 因为在叶银丹看来,在发达经济体多数进入高通胀周期,乌克兰局势下国际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较强支撑的背景下,物价稳定仍然是我国央行的主要政策目标。二季度我国通胀整体稳定,CPI同比温和上涨,而PPI同比持续回调,剪刀差延续收窄。当前我国粮食、能源保供政策效果较好,无论是疫情反复还是海外输入性通胀均未对我国物价水准造成太大影响,因而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受通胀制约的可能性较低。 陶川也持类似看法,虽然央行提出了对通胀问题的关注,但不足以对货币政策宽松形成制约。此次会议提出的总体表述更偏乐观,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受通胀制约的可能性较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鸿海聘蒋尚义任半导体策略长,直接向董事长刘扬伟负责
- 商务部:有信心保持今年全年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 但斌转发“私募大佬但斌疑似空仓”一文,还写了个备注……
- 上海联华超市回应土豆每公斤107.8元:打错了,应该是7.8元 将召回商品
- 英国住宅抵押贷款产品逐步回归 房地产市场复苏?
- 陈道富:金融的核心能力应是对数据和风控模型的一种判断和使用
- 国资入主奇信股份一年半浮亏5亿多 原实控方侵占资金引发流动性危机
- 辟谣丨有区菜市场全部临时关闭?上海市商务委:不存在此情况
- 热门中概股周二收盘走低 尚乘数科跌超24% 爱奇艺跌超9%
- 洁婷就广告模特照片道歉:内容及审核流程存在漏洞
- 拜登将于25日访问波乌边境地区
- 高盛或将担任 Arm 美国 IPO 主承销商
- 雷丁汽车获得32亿元A轮融资,山东省内国资跟投
- 广东发布十条措施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 押中《你好,李焕英》等黑马,猫眼娱乐去年盈利3.69亿
-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把数字化转型视为生死存亡之战,贯穿到战略转型的方方面面
- 远洋集团3只公司债价格上涨 “18远洋01”涨幅超17%
- 《中国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2)》发布 十大趋势研判未来行业发展
- 自动驾驶产业如何发展?工信部给出方向:不仅要“智能的车” 更要“聪明的路”
- 官方通报芜湖一小区保洁被电梯挤死:保洁员在未断电情况下打开门厅
- 搜索
-